安格斯牛養殖技術與注意事項
安格斯牛肉質好,屬於比較上檔次的肉牛,因此受到部分養殖戶的追捧。而養殖安格斯牛,則需要熟練掌握其養殖技術,注意做好相關管理,尤其是安格斯牛不同階段的飼養管理,那麼養殖安格斯牛就並非難事了。
一、養安格斯牛前的準備
1.選址。養牛場一般選在地勢平坦,幹燥,排水方便,背風向陽,光照充足,水電充足,草料豐富,交通方便的地方。
2.牛舍。建造牛舍建議,牛舍一般設計為半封閉型,方便通風降溫。一個牛舍飼養兩排牛,中間留一條兩米寬的飼喂通道。
3.運動場。每個運動場的大小為牛舍麵積的1/2。運動場要有飲水槽。
4.飼料。常用粗飼料可以用青貯玉米、小麥秸稈、玉米秸稈、羊草、稻草、燕麥草作為粗飼料,購買精飼料。
5.種牛的選擇。為防止近親雜交降低品質,一般不引進種公牛,對種母牛進行人工受精。種母牛一般選擇符合品種特征,體格健壯,母性好,乳房發育勻稱,後軀發達,無遺傳性疾病的母牛。
二、安格斯牛過渡期的飼養管理
為使剛引進的種牛更好地適應環境,需要對種牛進行一段時間的過度期飼養。種牛經過運輸可能有應激反應,需要補充一些鹽和微量元素。預混料裏含有這些物質,在配置精料時,把預混料的量適當提高一些就可達到要求。保持飲水池的水新鮮、清潔、充足。飲食上堅持少喂的原則,每天飼喂正常量的一半,連續喂兩天以後,逐步增加次數和食量。經過7天的過渡期飼養,種母牛就可以進入日常飼養管理了。
三、安格斯牛各階段的飼養管理
安格斯牛的飼養分成了不同階段,每個階段的標準有很大差異。對於犢牛階段,由於該階段的安格斯牛不適應周圍環境,出生以後極易感染病菌,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犢牛的生病或者死亡。因此這個階段的飼養很重要。而且對於喂奶問題,以及飲水問題不容忽視,需要特別注意。對於母牛的處理問題上需要分階段進行,在分娩後,產前,和圍產期均有不同要求。而如何恢複分娩後母牛的健康狀態,需要進行細致的飼料和營養物質的補充,本文接下來會細講。而育肥牛也要分階段注重飼養情況,尤其要注重飼料的配比和牛的運動量。
1、犢牛飼養管理
犢牛出生後先清除口鼻部的黏液,擦拭身體上的黏液,讓母牛舔幹犢牛身上的羊水。犢牛產後在距腹部 10~12cm 處搓揉臍帶1~2min,用消毒剪刀剪斷,用 5%碘酊消毒。出生後 0.5~1.0h喂給第 1次初乳。采用隨母哺乳法讓犢牛和其生母在一起,從哺喂初乳至斷奶一直自然哺乳。喂奶時做到“三定”即定時、定溫(35~38℃)、定量飼喂。
犢牛出生後 7~10d,適當運動,0.5h/d;1 月齡時,運動 2~3h/d。從 7~10 日齡開始訓練采食幹草,從 15~20d訓練采食精飼料,在飼槽內放入麥麩、玉米,加入少量食鹽混合成幹粉料讓其舔食,或將胡蘿卜等切成碎塊補飼,8 周齡前不宜多喂青貯飼料和秸稈。從犢牛生後第 2周開始,每天要單獨喂 36~38℃的溫開水。在溫暖季節裏,讓犢牛自由飲用常溫清潔水。
2、母牛飼養管理
初配及產後母牛:注意適時配種,育成母牛16~18 月齡、體重 350kg 時發情配種。經產母牛產後 60~90d發情及時配種,防止漏配和失配。
妊娠期:妊娠前期飼養要保證飼料的質量,適當補飼胡蘿卜或維生素 A 添加劑,做好保胎工作,預防流產或早產。
圍產期:產前15d,將母牛轉入幹淨、幹燥的待產區特別護理,飼喂營養豐富、品質優良、易於消化的飼料,並準備接產工作;產犢後緩慢驅趕母牛站起,然後飲用收集保存的溫熱羊水,再喂給用適量的溫水(36~38℃)加入麩皮0.5~1kg,食鹽 100~150g調成的稀粥。
哺乳期:母牛分娩後 2 周內自由采食優質青幹草,分娩 3d 後補充少量混合精料,逐漸增至正常;分娩 2周後,日糧粗蛋白含量不能低於10%,同時供給充足的鈣、磷、微量元素和維生素。
3、育肥牛飼養管理
青年牛強度育肥:雜交犢牛斷奶後經過 1 個月的適應期後轉入強度育肥階段。以玉米、黑麵、麩皮等原料配製混合精料,喂量按體重的1%計算;以青貯玉米、氨化或微貯秸稈、苜蓿草等為粗飼料,粗飼料鍘短 2~4cm 與精飼料混合拌勻為混合日糧飼喂。保證飲足清水,適當限製運動。育肥到 12月齡左右,體重達 350~400kg 出欄。
架子牛育肥:犢牛自然哺乳到斷奶後,利用青粗飼料飼喂到 16~20 月齡,體重達到 250~400kg,然後再經過 3~6 個月的育肥,體重達到500kg 左右出欄。小架子牛(體重 250~300kg)育肥 5~6 個月,大架子牛(體重300~400kg)育肥 3 個月左右。在青草期以喂青草為主,補料1.5~2kg,後期 2 個月可日補精料 3kg。在枯草期以青貯、氨化秸稈和幹苜蓿為粗飼料,切短後配成“花草”與精飼料製成混合日糧飼喂,前期混合精料用量2~3kg/d,後期可增到 3.5kg/d。
成年牛育肥:對 2.5 歲以上的雜種肉牛、當地黃牛及各類老齡牛進行育肥,礦物質的需要略高於維持需要,采取舍飼短期強度催肥 60~90d,長不超過120d。根據牛體增重和體內組織變化情況,可分前期、中期、後期3 個階段進行。
四、安格斯牛養殖注意事項
1、定期運動和曬太陽、定期消毒,打掃衛生;
2、加強母牛懷孕後期及哺乳母牛營養;
3、在冬季等低溫季節,加強犢牛舍或產房保暖工作;
4、對患病犢牛做到早發現、早隔離、早治療,一旦發生疫病,在未使用藥物前就進行病料送檢,可以提高治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