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瓜網>飼料疾病>肉雜雞常見病有哪些?如何防控?

肉雜雞常見病有哪些?如何防控?

時間:2020-12-16 10:35:20 來源:網絡投稿 編輯:飼料疾病團隊

肉雜交生長速度快,是我國市場上主要的肉品種,近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,養殖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,其中重要的就是疾病問題。肉雜雞養殖需科學飼養與管理,否則較容易發生疾病,因此對養殖戶來說,做好防控非常重要。


一、沙門氏菌病

孵化條件差,消毒不徹底,育雛條件差,溫度忽高忽低,塵大通風不良等原因很容易造成沙門氏菌和大腸杆菌的多發。

防控:

1)預防辦法: A)、俗話說“苗好一半倉”,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。養殖戶在選苗時一定到信譽好質量有保證的孵化廠購苗。B)、改善育雛條件,保持適宜的溫度,濕度,切忌溫度忽高忽低,以防感冒。若沙門氏菌感染嚴重可適當提高溫度至37°C,高溫育雛是降低沙門氏菌危害的一項措施。

2)治療:用藥要及時,選藥要恰當,控製其水平轉播。同時添加一些複壯的營養物以提高雛雞抗病力減少死亡率。

二、球蟲病、支原體、大腸杆菌病、法氏囊、腸毒綜合症

雞舍墊料潮濕,陰雨季節,飼養密度大,免疫分群,對雞群驚擾頻繁不注意環境消毒,抗菌藥使用不當等因素,是導致這些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。

防控:

1)預防:改善雞舍條件加大通風量控製濕度保持相對幹燥,經常對環境雞群消毒。免疫前後給一些抗應激增加免疫力的藥物。

2)預防球蟲應選擇幾種作用方式不同的藥物交替使用,注意耐藥性及藥物的蓄積中毒,有條件的采取網上平養,使雞糞與雞分離減少感染機會。‘

3)由於疫苗接種對呼吸道影響較大,所以免疫後應盡快的預防一下呼吸道的藥物,同時添加修複腸道的藥物。

4)治療:對大腸杆菌用藥,**好做藥敏試驗選擇高敏藥物,劑量要足療程要夠,切忌試探性用藥,以免延誤**治療時機,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

三、大腸杆菌,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

主要控製大腸杆菌,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,同時密切關注溫和性流感的出現。

雞舍環境惡化,中期大腸杆菌呼吸道病沒控製徹底,特別是中期發生法氏囊的雞群,由於免疫器官被抑製很容易誘發新城疫,而由於臨床表現為大腸杆菌病變,忽視了新城疫的治療造成大量死亡。

防控:

勤消毒2-3種消毒劑交替使用,注意免疫前後2天不搞消毒。

A、做好前中期的免疫工作,程序合理,方法得當,免疫確實。免疫接種是肉雜雞生產的關鍵環節,若接種失敗,輕則導致藥費很高,飼養成績很差,重者全軍覆沒;

B、此時用藥抗生素和抗病毒藥聯合使用,多方麵考慮疾病。

C、飼喂微生態製劑增加免疫力。

四、腎傳支

多在氣候交替季節發生,晝夜溫差大,應激頻繁是腎傳支發生的主要原因,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兩階段性,發病初期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,3~4天後表現為腎病變階段,表現為拉稀,腎髒腫大,死亡率上升。

防控:

針對此病的預防主要由兩方麵,一是加強飼養管理,注意對雞群的保溫,減少應激。二是選擇針對性的疫苗,如新支靈,可在1-3日齡用新支靈1羽份滴鼻點眼,6-8日齡新支靈2羽份滴鼻點眼進行預防。

五、肌胃炎

7-10日雞群多發,也有在2周左右發病;病程較長,持續2-3周左右大部分雞可以恢複,但生長發育較差。本病在我國,近一兩年來呈現發病率增高現象,全國各地均有發病。發病日齡越小,病症越嚴重。肌胃潰瘍現象越來越嚴重。發病後病雞采食下降,打盹閉眼,精神不振;拉料糞;外力驚動後精神看似正常。死亡率較低,如無繼發疾病,死亡率較低。病禽生長發育遲緩或停滯,病雞群大小差異較大、參差不齊。剖檢主要表現為雞胃糜爛、潰瘍。針對此病的預防主要是要選擇合格、安全的飼料。

防控:

對發病雞群的治療,一是停止飼喂黴變的飼料,二是在飼料中添加至油。

六、低致病性禽流感

主要侵害20天以上的雞群,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症狀,咳嗽、呼嚕、甩頭,個別張口伸頸呼吸;死亡快,剖檢主要為氣管充血、出血嚴重,氣管和支氣管有幹酪樣物。

防控:

針對此病預防主要從兩方麵著手,一是做好H9疫苗的免疫。6-7天用新支靈(rL-H9-H120)1-2羽份滴鼻點炎,同時新城疫-低致病性禽流感H9-法氏囊亞單位油乳劑滅活疫苗0.4毫升,頸部皮下注射;二是做好通風換氣,注重對雞群的通風。

閱讀全文
相關問答
欄目熱點